4月24日下午,山东省绿色电氢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启动仪式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段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教授,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孟晓雷,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永,以及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刘植昌,垦利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滕滨强等出席会议。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正校级)于红波主持会议。
孟晓雷代表学校致辞,他向莅临此次会议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给予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实验室将为东营企业转型提供技术、平台及团队支撑,对推进现代化强市建设意义重大。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己任,以此次获批重点实验室为契机,持续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水平。
徐春明介绍,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在绿色电氢、绿色石油化工、智慧能源、综合能源系统集成应用等方向取得一批原创性理论成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落地,服务山东环渤海地区光伏风电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山东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世界领先的零碳石油化工产业园区示范样板。
孙永表示,东营市政府将实验室纳入全市科技创新重点实施范围,在项目布局、成果转化、绩效奖补等方面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实验室发展。
刘植昌指出,实验室的成立既是响应国家战略、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也是三方合作与学科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他期待实验室成为绿色电氢驱动石化领域的前沿阵地、技术创新高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双碳”样板。

启动仪式上,徐春明院士和垦利石化集团董事长滕滨强为山东省绿色电氢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冯其红宣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聘任决定。徐春明院士向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实验室是依托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垦利石化集团参与共建的省级科研平台,以政产学研贯通融合的模式,助力推动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验室以新能源消纳、氢能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为主要创新阵地,紧紧围绕绿色电氢科学技术与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关键工艺技术与专属装备-工业应用示范”主线,形成新型电力系统与电化工、光伏风电与氢能、大规模长时储能、绿碳高值化学品及 CCUS 五个研究方向。
实验室由徐春明院士担任主任,并聘请段雪院士、孙丽丽院士、庄庆发院士等9名本领域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指导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42人,高级职称人员2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80%,45岁以下青年研究人员占比61%。

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上,各位委员分别围绕《山东省绿色电氢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章程》、《山东省绿色电氢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讨论,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对实验室的建设方案、研究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
启动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碳中和联合研究院。
【编辑:王庆佳 审核:汤雅君】